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,科技是支撐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,企業生命力就在于科技創新。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深諳此理,設立創新攻關項目,致力于突破技術瓶頸、解決生產實際難題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。
2020年,烏山選礦廠黨員創新攻關小組完成的《鉬精礦質量提升試驗研究與工業優化應用》項目取得重大突破,首次實現鉬精礦中含銅全年1.06%,創投產以來新低。
銅鉬分離遭遇技術瓶頸
自2018年以來,隨著礦石的開采不斷下延,礦石性質隨之改變,主要銅礦物由次生銅礦物向原生銅緩慢轉變,鉬礦物的嵌布粒度也發生了細微改變,原有工藝流程和藥劑制度與現有礦石性質不匹配,影響到了選礦工藝技術指標的提高。
作為特大型低品位斑巖型銅、鉬伴生金屬礦的標桿企業,如何再次實現銅鉬分離鉬精礦質量提高、降低雜質含量,高效綜合回收礦石中有價元素,實現效益最大化是擺在烏山面前的一道難題。
數據顯示,自烏山選礦廠銅鉬分離攻關成功以來,鉬精礦中含銅一直未達到1.5%以下,而銅精礦中含鉬品位卻逐漸增高,造成鉬金屬流失,影響了銅鉬分離鉬回收率。
2019年3月的時候,銅精礦中鉬品位高達0.4%,銅鉬分離鉬回收率僅為82.18%,降低了近10個百分點,鉬精礦頻繁出現了不合格現象,嚴重影響了公司銷售。
在保證銅鉬分離工藝穩定的前提下,進一步提高鉬精礦品質成為烏山面臨的最為關鍵的技術瓶頸。
創新攻關突破技術難題
黨員創新攻關小組針對銅鉬礦石原生銅與次生銅礦性質差異,開展了大量選礦試驗研究工作,并創立了《鉬精礦質量提升試驗研究與工業優化應用》項目,致力于突破技術瓶頸。
立項后,專業的技術調查發現,是鉬精礦中銅、二氧化硅超標導致鉬品位不達標。
攻關組采用聯合供礦的方式,穩定銅鉬分離混合精礦細度,保證礦石性質穩定,通過生產調整使兩個系列分離入料互通,保證物料細度穩定,有效地解決了單系列出現鉬精礦品位偏低的問題。
此外,攻關組增大現場水玻璃及硫氫化鈉用量,并且重新利用精四的塔磨進行再磨,在應用藥劑抑制脈石礦物上浮的同時,再磨增加有用礦物和脈石的解離度,進一步穩定鉬精礦品位。
為確保項目效果,攻關組著手實現銅鉬分離最佳操作條件優化。通過選礦實驗及生產技術考查確定最佳充氣量范圍及分離浮選濃度,保證最佳的操作條件生產,穩定生產流程,為優化奠定基礎。
項目應用收獲重大成果
截至2020年,《鉬精礦質量提升試驗研究與工業優化應用》項目的成功應用,使鉬精礦中含銅降為1.06%,較2017年至2019年鉬精礦中含銅品位下降0.97個百分點,首次實現銅鉬分離全年低于1.5%的好成績。2020年,鉬中含銅降低,銅金屬量多回收159噸,新增效益667萬元;鉬精礦中含銅降低至1.5%以下,2020年新增銷售價格差效益額為558萬元(銷售含銅<1.5%的鉬精礦價格比高于1.5%的鉬精礦高0.08萬元/噸),合計新增效益1225萬元。
這一創新攻關技術應用于生產后,解決了生產現場實際難題,且銅金屬回收量增多,鉬精礦品質得以提高,增加了鉬銷售價格,切實創收了效益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。